恒盈配资
五一假期前,我在家采访了一位五年级的大童妈妈萌萌。
她孩子小兮三年级才正式启蒙,也就两年多的时间,前些天居然在群里说小兮KET卓越(KET卓越相当于PET通过,差不多中招考试难度),替她开心的同时,瞬间觉得这次大家应该又可以得到有价值的经验了。因为大童启蒙路径,一直是我们很多果果关注且苦苦求索的事情。
在采访之前,我是先查了她小花生上的全部记录的,然后发现实在没什么可借鉴的,感觉也没读几本书,怎么就KET卓越了呢?
跟她见面后,我就抛出了这个问题,她说她们真的主要是靠小小优趣学的,随便给我截那两天的后台统计,APP使用时间真的很惊人。
小兮这两年多时间,基本全靠看和听小小优趣的动画片,按照一天累计最少两个小时,两年多下来,萌萌说应该怎么也超过2000小时了。
我跟朋友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她开始也是在问萌萌她们到底做对了什么事情,怎么会有如此高效的结果。我说就是多听,坚持听,她还不信。因为她家也是四年级大童,也读和听,怎么就没这个效果。可是我们俩仔细聊了一下,发现小兮和朋友家孩子的区别主要是咱们英语启蒙路径一直强调的可理解性输入的时长差异。
“可理解性输入”这个词听着很专业,其实用通俗的话翻译就是:要看听孩子基本能理解的内容,完全不懂的就是噪音,没多大用处。
可理解性输入这一点,正是小兮两年多来一直在执行的事情。2000+的听力输入, 说起来好像云淡风轻很简单,但对于大孩子来讲,也都是各种碎片时间挤出来的。而大童的理解能力更强,所以,用对劲的可理解性输入,就由此量变引起了质变,达到了这么好的效果。
不要小看动画片,之前分享过,小兮看的《蓝色小考拉》别看一集只有5分钟,里面包含不少剑桥考级词汇,比如说Penelope Gets Dressed all By Herself这一集,就覆盖了99个剑桥考级词汇。
先拉听力,听力好了也能带动阅读水平的提升,小兮以前觉得像天书一样难的分级和绘本现在就觉得“太简单了”,先拉听力,听力能力上来,也带动阅读变得更轻松了。
小兮从启蒙起的英语学习之路,去年五月在她群里分享启蒙经验后,我们约了篇采访《》,文中虽然讲过大家会有疑问的各个细节,但不算系统梳理,这次采访后萌萌又梳理一遍,作为去年的补充,供启蒙初期的大小孩子们参考,我觉得写的很真实很细节,参考性很强,所以一个字都没改。
可复制的小兮英语启蒙之路
文:萌萌
启蒙之路,我们几乎完全依靠的小小优趣。
LEVEL 1:
我是先引入的绘本,因为自己英文不行,经常会教错很多发音,孩子不信任我,不相信我,所以也不愿意听我的。后来我给她引入的SSS儿歌,早上起床就开始听,儿歌节奏欢快,画质好,有些中文的她会,换成英文的,孩子接受得更快。
能从1-2-3-4阶这样过渡当然好,可如果孩子觉得实在太幼稚,不必强求,一切都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那么多首,总有她喜欢的。多样性是好的,单一重复也是好的,不必太纠结。
LEVEL 2:
儿歌带孩子开始了英文学习之路,她当然会有不想听的时候,一开始我就跟孩子讲了,你别以为这是随便听歌,这跟出去报班上英语课是一样的,人家也是教你这些歌,而且学校英语老师也会让他们听儿歌学儿歌。
知道看听英语动画是必须做的之后,我们进入《蓝色小考拉》的重复阶段,这部动画片小时候看的中文版,里面有很多歌曲,节奏欢快,容易上口,晚上她和小朋友在楼下玩的时候,我也会给她一个耳机,重复熏听。这部动画片语速很慢,孩子想要模仿也会更容易些。这部动画我们听得不下100遍。
LEVEL 3:
当孩子习惯看英文动画后,就要在难度上进阶了。这个阶段我们停留的时间最长,先看的《猴子修理工》,一般是平时晚饭看半小时电视,周末午饭看半小时,如果在外面吃饭,就用手机看,很少间断。
当发现《数字积木》这部动画片的时候,小兮彻底入迷了,里面的每一个数字性格都不一样,她还会把某些数字和班里的同学作比较,哪个同学像数字几,而她自己,是数字14,第一,14是double lucky,第二,她和14一样爱玩滑板,还画了14玩滑板的画。这部动画片有1-5阶,具体看了几个月我不记得了,我没想着让她换,她自己也没想着换,是爸爸嫌她看的太久让换的。于是我又找到了《奥趣多》这部动画。里面的主人公Messy非常搞怪,我也会看得嘎嘎乐。之后又看了《人体大揭秘》。
LEVEL 4:
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动画片已经不知道该选什么了,选择了《汪汪队》和《海底小纵队》,这都是小时候看过中文版的动画,《海底小纵队》知识性更强一些,所以我倾向于她多看这部。《医疗奇兵》也是小兮很喜欢看的动画,其它的她都不是多感兴趣。
倒回LEVEL 3:
有一天我看小小优趣介绍了《布鲁伊》这部动画,《sleepytime》这一集非常感人,所以我向她推荐了《布鲁伊》,从此就定格在了这一部,所以我们是又倒退了。我说你从《太空先锋队》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从《布鲁伊》中学不到,别再看布鲁伊了吧,小兮对我说:怎么学不到,我学到了怎么和朋友相处,怎么和家人相处,以后我生了孩子,也要像布鲁伊爸妈那样,教会她们很多道理。我无言以对,确实,科普类的知识没有学到,但如果她从中学到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这不能算纯娱乐。
重回LEVEL4:
《太空先锋队》这部动画也很好,换动画片时,她一般都不太愿意,我都是强制她看一两集,实在不喜欢了再说。小兮从这部动画中学到了八大行星的英文、慧星、陨石等等。再一次测蓝思值后,我不敢相信半年多居然只涨了几十,于是强制停了《布鲁伊》,她已经很久不看了,但是自己会闲暇时间反复听,现在我是连听也不让她听这部了,换成听《太空先锋队》,看《威利在哪里》。
和罗罗聊过之后,我们发现不看书真的不行,动画很好,很吸引孩子,但有局限性,书籍中的词汇密度远大于动画。如果只是启蒙,看动画也够了,如果想往后走得更远,一定要把非虚构类阅读加上。
有很多人会问,孩子不喜欢看英文,只想看中文听中文怎么办。我是停掉了全部的中文动画,你可以不看,只要看,就是英文,没有选择。孩子对你每一次的试探,都是在摸索家长的底线,你坚守住了,他就会遵守。两年多的时间,每打开一部动画片,我知道,她也知道,这是一节又一节的英语课,每次熏听,就是营造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的英语环境。这些积累,在某一天,都会变成惊喜。
罗罗补充:恒盈配资
上面是萌萌这次的分享,连都看了哪些动画片都列了出来。如果想看更细致的执行,可以去看去年那篇(),她已经把自己家的做法细节分享的非常详细了。比如合适材料怎么选;大童时间紧张怎么办;大童觉得简单动画片无聊怎么办等问题。小兮这两年多,完全就是按照那个来做的,没有变化,KET卓越只是坚持下来的结果。
采访萌萌那天,我们俩分析了小兮的现状后,一致认为:小兮启蒙前两年的经验,更适合启蒙初期到蓝思值500左右的孩子;而过了三阶,不管是想考KET、PET,FCE,还是未来要在国内中高考的孩子们,一定要避免小兮这大半年踩的坑。
一定要避免的坑NO.1:
材料选择没有遵循i+1的难度
任由小兮几个月凭着个人喜好天天听《布鲁伊》,呆在完全的舒适区,材料选择没有遵循i+1的难度。
在虚构类听读材料的选择上,我一直建议家长孩子的兴趣优先,没有哪套书哪套动画是必须的,孩子喜欢,看什么都行。有些孩子喜欢一套一套新材料刷,有些孩子喜欢一套材料听到烂,就像小七去年听《Mighty robot》,九本书翻来覆去听一个多月,在他为太空上瘾的时候,我们拓展了太空相关的科普,但其他虚构类故事,一套也引入不进来。
所以,小兮重复听《布鲁伊》这件事,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她沉浸式听几个月,完全在自己的舒适区呆着,而且没有进行任何额外的拓展,这种节奏就制约她的进步了。群里有个孩子,虽然《小屁孩日记》连续听几个月,但每天自主阅读一本基本同难度的非虚构类原版书,依然是符合i+1原则的,虚构类随心听读保兴趣,非虚构类当学习任务去完成,也能持续保持明显进步。
好在小兮喜欢的《布鲁伊》本身难度也不是特别低,词汇量也不少,她听到几乎会背,也让她能力停留在可以KET卓越的阶段。如果一些孩子在启蒙初期,在材料选择上就没有遵循i+1的难度,始终让孩子停留在舒适区,看似扎实,实则阻碍。语言习得需要适度的“挑战性输入”刺激大脑发展。
至于如何进行i+1的可理解性输入,这个可能要分情况说。
如果主要用书,是比较好判断的。差不多从2阶左右就可以用孩子是否愿意听来作为判断标准。如果是完全听不懂的书,孩子大概率是坐不住的。也有些书,是难度可能对孩子合适,但主题孩子不喜欢,也会坐不住。但对着安静的书本,如果孩子能坐那里听家长讲,听音频,那大概率是能理解的,不用一直问孩子词汇的意思来判断,有些单词孩子能理解在句中的意思,但和中文对应不上,也会讲不出来。
小七进入2阶后,我还会真人带他先过一下内容再听。进入桥梁后,基本就是直接放音频了,他愿意看着书听就听,不愿听就换。早期我还知道他的词汇范围在哪里,进入初章听读后,我也不知道哪些词他会,经常遇到我以为他不理解的词,他直接说出词义。所以,非虚构类阅读,我会给他选择套系让他一本本刷,虚构类读物基本随他喜好。听力机专区桥梁和初章的书,我基本都买了,所以群里看到同龄孩子看啥,就让他试试,喜欢就用,不喜欢就放着,过段时间再试,能坐一两个小时听整本,我就默认基本是理解的。
听力机罗罗专区 虚构类书目后有对应蓝思值,也是我给他选书的标准之一,一看过高或过低的,试都不用试了。 科普类书目因为孩子的年龄认知和兴趣问题,没法按蓝思值参考,这个只能大家根据自家情况自行选用。
如果启蒙主要用动画,怎么选,现在真是从各群经验看,也没有特别统一的方法。因为动画即使孩子听不懂,当哑剧都是有可能理解故事的,所以零基础的孩子,也能面对英文版《小猪佩奇》坐得住。所以,是否坐的住,不能作为是否理解这个标准。这个可能就得家长自己去观察。小小优趣有剑桥词汇等级测试,动画也有官方分级,根据测试结果从推荐的级别里选,是相对靠谱的方法。
(建议先做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看对应难度的动画)
启蒙用动画的孩子,看过之后也要尽量保证回听下音频,单纯看了不听音频效果会更打折扣。选择动画也尽量考虑孩子愿意听音频的动画,如果只愿看不想听那宁可考虑用书放弃动画。
(小小优趣分级,点开能看大图)
一定要避免的坑NO.2:
加强非虚构类内容的输入,不管是书,还是动画。
虚构类内容扩展词汇量是有限的,非虚构类材料会出现的很多单词,看再多故事也接触不到。先不说非虚构类的输入除了词汇量,还能提升认知,单从最实际的应试角度出发,不管是KET和PET,还是咱们的中考、高考,非虚构类阅读的占比都是绝对多数。
小兮虽然之前没读什么科普书,但她在小小优趣这两年多的使用中,非虚构类的动画还是看不少的,这也是她词汇积累并没有特别瘸腿的原因(当然,非虚构类词汇依然是她现在的绝对短板,所以她妈妈现在每天给她加入了非虚构类原版书的阅读)。
咱们听力机的专区里有小狐狸分级动画,但我很少推荐,就是因为全是非虚构类,那些动画我家只用了《柳林风声》和《西游记》。而小小优趣里的《数字积木》和《神奇校车》,要难度有难度,要知识密度有知识密度,强烈推荐,尤其《数字积木》,万年推。
一定要避免的坑NO.3:
过于依赖动画,忽视阅读。
虽然5月20号咱们要推送小小优趣的618活动,但我们依然要强调一下对动画片的态度,那就是适度使用,一定不要过于依赖,而且,即使用,也要少看多听。
我问萌萌,小兮看了那么久的动画片,现在引入书籍会有困难么?(很多孩子动画片看多了,看不进去书是普遍情况,所以,即使在推荐小小优趣时,我也一直在跟大家强调适量看,推荐要多用“只听”功能多听。)
萌萌说,小兮只是三年级要系统启蒙英语后才比较多看动画,从两三岁起就是带她大量读书,因为是偏视觉型的孩子,所以上小学时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中文图书了。如果从小没有阅读习惯,一直看动画,可能会阅读障碍或困难,不过虽然小小优趣用的非常多,但听的时长几倍于看的时长,所以影响不大。
我把采访初稿发我们小群讨论时,大七妈妈认为从大七的反映来看,过多使用动画是会影响阅读的。而小七年龄小,阅读习惯还没彻底建立,我是更谨慎利用动画来学习的,就是怕动画看多了看不进相对枯燥的书。于是,我又跟萌萌深入聊了几句,她也意识到可能还是有些影响的。
也就是基于上面三个坑,导致小兮大半年时间,英语学习投入的时间并不少,但蓝思值测试几乎没有增长。
小兮最近喜欢听的《太空先锋队》就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专业指导的太空主题类动画,融入了大量宇宙、太空类科普知识。
而且她之前没及时引入阅读,也是因为之前家里没买什么原版书,孩子挑不出来喜欢的书,就习惯性去找符合自己兴趣的动画,英语学习除了小小优趣没花什么钱,孩子能学到这种程度,已经省了很多很多学费,可以随便买书了。
说真的,我觉得小兮有个非常非常棒的妈妈。萌萌不是个空想派,更多是在行动中执行调整,哪怕进行的方式方法不是传说中最最科学完美的,但她不内耗不踌躇,遇到问题就及时调整,选择自己和孩子能做到的点去最大化的坚持。
至于后面小兮的规划,主要就是调整阅读材料,加强单词拼写练习,过段时间再报考PET试试。PET及之前的考试难度,是可以靠词汇量和语感碾压的, 过了PET,才会考虑报班学习原版教材。考KP,就是为了检验一下启蒙的效果,报一些考前强化班突击出成绩,掩饰了孩子本身薄弱的地方,得不偿失。
群里让我选课卖课的时候,我也是类似态度。蓝思值测试500以下的时候,就全力以赴拉听读,考虑应考时,就把单词拼写强化一下。没有词汇量,就是花钱让老师带孩子孩子背单词。愿意花这个钱当然没问题,但如果孩子可以听家长话拉听读,刻意练习单词拼写的话,这钱真是没必要花。如果真是想在英语学习上花钱,就多买些书放家里,引导孩子在阅读上找乐趣吧。
两年前的五月,跟着咱们从零开始启蒙的孩子,现在一大批稳定到了听读初章和中章,后面该怎么继续做,要不要报班上课,要不要参加KET、PET考试,是很多朋友找我聊,我也没太多思路的事情,正好借机取取经,看看小七后面该怎么学。所以这次也跟萌萌重点聊了一下。
备考KET,没报班,我们都做了什么?
因为我家靠原版动画学的英语,程度超校内,具体超了多少,或者遗漏掉的地方在哪里,去年用了首都图书馆测试了蓝思值(),结果是549L,网上说这个蓝思值是可以考KET的,所以决定给孩子报名考试,检验孩子英语的真实水平。
报过名后,我也没有思路,就在网上找各种备考的资料。查到什么用什么。
先是打印了KET词汇,拿出来让孩子做题,那些题很绕,孩子做时会有挫败感,所以放弃。
做了剑桥官网的测试,cambridgeenglish.cn/test-your-english/ ,进入后选择【for schools】,校园版的测试。一共25道题,小兮错了4题,网站给出的建议是可以参加FCE考试,看到这个结果,我和小兮都不相信,毕竟高章书都没看过,还是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过这个结果给了我们两个人很大的信心,觉得考KET就是手拿把掐的事,不用太在意。造就了后面完全不为考试做准备的情况。
我是去年12月30号给小兮报名考KET,今年3月22日考试。我们都快忘记这件事的时候,报名考试的机构做了场直播,说了些考试注意事项,当然是直播的最后,也准备了冲刺班的课程。此时是否报班,我有些犹豫了,怕孩子进考场两眼一摸黑,但靠应试技巧过考试,跟我想了解她英语水平的初衷不符。于是我在网上买了真题,决定先在家做几套,看看通过的机率大不大,这一做题不要紧,错误一大堆,我开始焦虑。
这是我们做模拟题的结果,看着一堆红×,我的心在滴血,我和小兮都陷入了深深的怀疑。最后一次做题看起来错误挺少,其实是后面的题没做,孩子撂挑子了。因为3月份小兮又要准备这个考试,又要为月底的滑板比赛而增加训练频次,4月还有期中考试,她压力也很大,我也就没坚持让她做完五套题了。(模拟时错误多,也是因为小兮没那么认真的读语篇,有些应付,真正考试时非常投入和认真,成绩就高很多)
先说阅读,这个只能靠平时积累词汇量,因为我们平时主要是动画片输入,看书比较少,非虚构类的词见的更少,在一次做题时,让选择上的是哪节课,一个生物课一个地理课,两上单词一个也不认识,就随便选了个错的。大家要避免这种情况,考试都是非虚构类的阅读,如果你也想孩子备考KET,PET,那一定要把非虚构类的阅读加进去(据说中高考非虚构类也是超过60%的占比)。
再说写作,真题答案给出了ANSWER A和ANSWER B,分别从内容、条理性、语言三个方面打分。小兮是五年级的学生,学校用的人教版英语,平时写作老师要求50词以上,我们在家里就没有做额外的补充。
听力是我们俩都最不担心的一块,在家做题时,我看她有空了,就拉过来做一套题,她不是很配合,为了节省时间,听力都是1.5倍速的。有一次听力题甚至是在地铁上完成的,错误率高也正常。但是KET考试听力是接近满分的,平常的积累足够,考试结果不会差。
口语是小兮最薄弱的一项,看《布鲁伊》就是让她熟悉生活场景,希望在口语上对她有所帮助。考前从短视频平台上搜了一些模拟考试的视频,总结了一些问题,试着让爸爸陪她练习了两三次,这个准备最少,结果分也最低。
我们考试当天,上午是KET的口语考试,下午是阅读写作和听力。口语考试给每位考生安排的都有几点进考场,但因为有些孩子自己找了口语搭子,所以顺序并不固定,自己准备好了就可以进去排队。按照队伍顺序,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进考场,网上说的是大概十几分钟,但小兮说可能没那么长时间,先是考官分别每个考生几个问题,接着给一张图,两人一问一答,她自己感觉不到十分钟,因为不让戴电子产品,所以具体时间多久我们也不是很确定。
成绩是一个月之后在剑桥官网查询,四个成绩取平均分,得出最终成绩。KET的总分为150分。140-150分:Grade A (卓越),133-139分:Grade B(优秀),120-132分:Grade C(通过),100-119分:Grade A1(未通过 A1级别)。
和罗罗聊过天后,我们一起找出了小兮学习英语中踩过的坑,就是非虚构类的书看的太少,一直停留在看听动画片(甚至几个月听一部《布鲁伊》),把基础是打得很牢固,但词汇量拓展有限,于是蓝思值算是一点没涨,浪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如果想要继续考PET,再靠动画片肯定是不够的,但是作为启蒙拉听说能力,动画片应该够用的。
现在我让小兮也把非虚构类书籍给读起来,选的蓝思也并不是很高,500L左右,主要是为了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启蒙都是一路无痛走上来的,不想再往上学的时候,就变成了痛苦的学习。
考试结束后,一个朋友和我聊天,她家儿子也是五年级,裸考PET通过,考前只做了几套卷子,她儿子上的是国际学校,每天都有英语课,上英语课是1个外教,1个老师,1个助教,3个老师上课。
所以我觉得大家要对咱们带孩子进行的家庭启蒙有信心,只要真的付出时间坚持了,效果并不会比很多外教资源的孩子差多少。而且,朋友儿子考完PET后跟家长说,还是应该先报个KET。虽然PET通过比KET卓越更好,但我还是支持循序渐进,一级级考,多出半年时间,给孩子更多的自信,我认为是更值得的。
这篇文章很长,但是相信认真读下来的人,是一定会有收获的。但是有话说里,我还是要强调几个事情:
1:不要同时期待解决太多问题,对于大童来说,时间尤其宝贵,如果家长想多管齐下,语数外体育等什么都想提高,很难。不如花一两年的时间,集中先攻克一关。小兮两年多的时间,除了英语其他各科都没额外投入时间(只有前几天报了个新加坡数学的全英课,因为试课后小兮很喜欢上,觉得和校内老师教法不同,而且自己学的英语总算有用了),但因为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以,校内考试各科也都是班级前几名。课外时间重点突破,除了滑板训练,基本都给了英语,但因为就是看听动画学习的,所以时间投入虽然多,但并不痛苦,两年多就把KET考过了卓越。
2:最经常在群里看到的大童家长的郁闷就是孩子不接受简单动画片,启蒙很难。这个问题,萌萌肯定也遇到了,否则她不需要跟小兮商量,引导孩子接受每次听歌看动画,就是在上一节又一节的英语课,既然错过了最佳启蒙阶段,那就借助大孩子的理性脑,牺牲一部分兴趣,当成课程让孩子度过最初的阶段。
在给孩子选择动画的时候,萌萌除了看孩子的兴趣,还会考虑到动画能学到什么,尽量给孩子看知识密度高的,也就是因为小兮大多数看的还是带科普输入的动画,所以认知也同步在提升,词汇量也比较丰富,才能应对KP考试。
而且,萌萌会听孩子的想法。即使《布鲁伊》知识密度低,但在小兮讲出看《布鲁伊》可以从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之后,萌萌也认同那也是收获。她们的对话甚至可以启发大家,如果孩子喜欢哪部动画,是不是也可以跟孩子讨论一下可以学到什么,有没有受益。
3:我想再多说几句,这篇文章里无论是我还是萌萌,都多次强调要多看知识密集高的科普书籍和动画,中文动画更是除了白泽科普,我们什么都没看过。但是,英语刚开始起步时,可别只给孩子一味看科普类动画啊,在小小优趣的分级体系里,科普类也基本都在L3和L4级别。
因为大量看科普这是有前提的,像小兮经过2年重度使用小小优趣,听力积累超过2000小时,她已经过了用小小优趣“Learn English”(学英语)的阶段,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可以“Learn In English”(用英语学)各科知识的阶段。
和萌萌交流下来,我们都深深觉得:学英语,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各种考试得高分,它更是打开世界的一把钥匙,当孩子不再需要刻意“学英语”,而是能用英语去链接更大的世界、用另一种语言思维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拥有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能力。
咱们一起加油。
Read More
育儿干货I好物分享I诚意满满
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