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古以来,虎父无犬子的道理在历史长河中时常被印证,许多父子并肩立下了不朽功业。谈及三国时期的杰出父子名将,几乎每个人心中都能勾勒出一位:孙坚与孙策、关羽与关平、陆逊与陆抗……而本篇要讲的,是凌操与凌统这对父子。凌操在随孙权征战江东之时英勇殉职,凌统则在逍遥津之战中力挽狂澜玖联优配,护卫孙权周全。下面分两段,讲清二人一脉的经历与贡献。
一、凌操
凌操,生平记载不署年岁,出自吴郡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区)。他性格豪爽正直,胆气凚然,早在孙策尚在崛起之时便跟随其麾下征伐。每次出征,他都冲在前线,率先冲杀,因而深受孙策器重与任用。孙策平定江东六郡之后,凌操驻扎在永平(今江苏溧阳),治理山越之民,民安物阜,因绩效突出而升任破贼校尉。
公元200年,孙策遭遇暗害身亡,孙权继位掌管江东。到了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十一月,凌操随孙权讨伐江夏太守黄祖。黄祖此前曾射杀孙权的父亲孙坚,这足以在孙权心中埋下难以磨灭的仇恨。在那场交锋中,凌操骑着小舟直取前锋,纵横于夏口之势,屡破对方锋线,显示出非凡的勇气与战术素养。不幸的是,他最终遭遇黄祖部下甘宁的狙击,被箭矢射杀,成为江东的一大损失,令同袍痛惜不已。
展开剩余61%二、凌统玖联优配
凌统,字公绩,189年生,卒年未定,出自吴郡余杭,与父亲凌操同源。作为凌操之子,凌统少年时虽不以声名显赫著称,但他在军中早已积累了不俗的兵权与指挥才能,担任别部司马、行破贼校尉等职务。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再次出兵攻打江夏。在此役中,凌统的部队担任前锋,亲自斩杀敌将张硕,破坏对方水军,吴军终以大胜告终,斩杀黄祖之事亦随之揭露,凌统也因此为父仇雪恨。
此后,凌统被任命为承烈都尉。随着周瑜在乌林之战大败曹操,以及他攻打曹仁所在的江陵,凌统的地位持续提升,升为校尉。到了建安二十年(215年),他随军攻破安徽地区,升为荡寇中郎将,领沛相;又随吕蒙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担任右部督。归来后,他又随孙权攻打合肥。逍遥津之战爆发时,孙权手握十万之众,兵力优势明显,但合肥的张辽突然出击,使局势陡转,吴军一时陷入被动。
在撤军行动中,前部部队已经出发,魏军张辽等人却突然现身津北,围困孙权。凌统带着亲近之士三百人,冒着枪林弹雨冲入敌阵,护卫孙权突围成功。随后,他回身再战,身边的同袍几乎全部战死,凌统仍然独自斩杀数十名敌军。待孙权脱离险境后,凌统才得以退到后方。为保护孙权,凌统创伤颇重,幸得卓氏药物救治才未伤重致死。此役过后,凌统被孙权封为偏将军,名声在军中进一步提升,地位也得到巩固。
以上两人虽然身处不同的生死关口,但都以自己的方式守护了君主与江东的安宁。他们的故事也成为“父子同心、忠勇相传”的典范,流传至今玖联优配,成为后人铭记的历史篇章。
发布于:天津市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